钛合金锻造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,即普通模锻和 等温精锻。这两种锻造方法各有优缺点,等温锻造是 在恒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,变形抗力小,可以实 现近净成形,锻件加工余量小,组织相对均匀,但对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要求高,模具成本高,特别是制造 大型锻件,更是如此;而普通模锻是在非恒温连续冷 却条件下进行,变形抗力较大,锻件加工余量大,对 模具设计与制造要求比等温模锻低,模具成本也低。对两种锻造方法均有大量研究[1−9] 。但对这两种锻造 方法制造的锻件组织性能及后续热处理工艺的比较研 究还很少。本文作者针对这两种锻造方法,比较了 TA15 钛合金的室温、高温拉伸性能以及冲击性能、损伤容限性能,并研究不同锻造后热处理的影响。
1 实验
实验材料选取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的 TA15 合金, 其主要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)为:6.66% Al, 1.74% Mo,2.25% V,2.11% Zr,0.01% C,0.06% Fe, 0.02% Si,0.083% O,0.01% Cr,2.0% Sn,0.94% W, 0.003 8% N,0.001 2% H,其余为 Ti。以飞机隔框大 型锻件为研究对象,采用 d 350~400 mm 棒材制造锻 件,所选锻件能够代表大型复杂锻件制造的工艺水 平。等温锻造和普通模锻均在相变点以下 20~50 ℃进 行,锻件成形后,在 850 ℃热处理 1~3 h,然后空冷。在下文中,PM 代表普通模锻件,DW 代表等温精锻 件。为了反映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,在大型锻件的典 型部位取样检验,组织观察和定量分析均在 Leica DMLM 进行。
2 结果与分析
2.1 材料性能 图 1 所示是从大型锻件不同部位取样得到的室温 拉伸性能数据。可以看出,除个别数据点以外,整体而 言, 等温锻件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高于普通锻 件的。塑性指标中的伸长率d5 为等温锻件的比普通模 锻件的略高,而断面收缩率 ψ 有波动,水平基本相当。对 500 ℃高温拉伸性能,普通锻件的强度和塑性 均高于等温锻件的,见图 2;等温锻件的冲击韧性 aKU 高于普通模锻件的,见图 3;普通模锻件的断裂韧性 KIC 明显高于等温锻件的, 见图 4。
2.2 显微组织 为了比较两种锻造方法的组织形貌,分别选取锻 件的两个典型截面进行组织观察, 即厚截面和薄截面。这种选取方法,除了可比较两种锻造方法的组织特点 外,还可反映大型锻件的组织均匀性问题。厚截面处 冷却速率小,薄截面处冷却速率大。从两种锻件的显 微组织(图 5)可以看出, 等温锻件厚薄截面组织相差不大,比较均匀。普通模锻件在厚截面处的初生 α 相较 大,β 转变组织中片较厚,而薄截面处组织初生 α 相 含量低,β 转变组织中片较细。总体而言,等温锻件 晶粒更细小,初生 α 相也较小。2.3 大型锻件热处理工艺 图 6 给出了在 750~980 ℃范围内、不同温度退火 时普通模锻件和等温精锻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。
图 6 所示为在 750~980 ℃热处理 1 h,空气冷却, 退火后等温精锻件及普通模锻件的拉伸性能随退火温 度的变化规律。由图 6(a)可知,在 750~900 ℃退火, 两种锻件的室温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提高;900 ℃以后,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。而 在 840~870 ℃范围内,两种锻件的抗拉强度随退火温 度变化的曲线斜率最大,即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增 加增幅最大。对于等温精锻件,从 840 ℃到 870 ℃, 温度增加 30 ℃,强度增加约 60 MPa;而对普通模锻 件,从 840 ℃到 870 ℃,温度增加 30 ℃,强度增加约 53 MPa。两者在强度增加的同时,塑性变化均不大(见 图 6(b))。对于 500 ℃下高温拉伸性能,随温度升高, 表现各不同,普通模锻件,随温度升高而增加,等温 锻件则在 870 ℃出现转折现象,见图 6(c)、(d)。
2.4 分析讨论
等温锻件由于加工余量小,变形量大以及恒温下变形,组织均匀细小,初生 α 相形态细小,因此,室 温强度、塑性和冲击韧性高;而普通模锻件由于加工 余量大,变形量较小以及非恒温下变形,组织没有等 温锻件均匀细小,室温强度、塑性和冲击韧性低于等 温锻件的,但其 500 ℃下的高温拉伸性能、断裂韧性 高于等温锻件的。
钛合金的普通退火是建立在回复和再结晶的基础 之上的,其目的是消除内应力,使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均匀。而两相钛合金在退火时除了再结晶过程外,还 可能发生与相变有关的组织和性能变化。经过热变形 的 TA15 半成品在退火过程中,不仅发生回复、多边 形化和再结晶过程, 而且还会发生亚稳定 β 相的分解。回复和再结晶是一个软化过程,亚稳定 β 相分解析出 弥散的 α 相是强化过程[10] 。所以退火半成品的性能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退火温度下这两种因素中那种因素 起主导作用。随着退火温度的变化,这两种因素不是 一成不变的,在某个温度下是强化起主导作用,在另一个温度下可能是软化起主导作用。大型锻件的热处 理工艺结果就是如此。
3 结论
1) 等温锻件由于变形量大,晶粒组织更细,其室 温强度、冲击韧性高于普通模锻的,而 500 ℃下高温 拉伸与断裂韧性低于普通模锻件的。
2) 等温锻件和普通模锻件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表 明,在 900 ℃以前,随退火温度升高,室温强度增加, 900 ℃以后室温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等温锻件降 低更明显。500 ℃下的高温拉伸性能,随退火温度升高,表现不同,普通模锻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,等温 锻件则在 870 ℃出现转折现象。
3) 等温锻件比普通模锻件的组织更细。